药物科学研究院青创会第二十一期学术报告

报告题目:生物活性环肽的生物合成与化学合成

报告时间:20221123日(星期三)下午13:30

线下会场:中国药科大学玄武门校区科研大楼裙楼214会议室

线上会场:腾讯会议号558 557 211

人:   欢  

人:   灿  

 

报告题目:“超分子工程化细胞”制剂

报告时间:20221123日(星期三)下午14:30

线下会场:中国药科大学玄武门校区科研大楼裙楼214会议室

线上会场:腾讯会议号558 557 211

人: 王瑞兵 副教授

人: 张 灿 教 

 

报告题目:精准调控药物释放的化学工程模型化研究与思考

报告时间:20221123日(星期三)下午1530

线下会场:中国药科大学玄武门校区科研大楼裙楼214会议室

线上会场:腾讯会议号558 557 211

人: 吉远辉 

人: 张 灿 


报告人简介:

王欢教授,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2010年博士毕业于美国马里兰大学,2010-2014年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2014年加入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任职。2015年入选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2019年获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主要研究兴趣为:1. 多肽的化学合成、生物合成及化学生物学应用;2. 蛋白质功能化;3. 酶化学及酶改造。多肽类化合物是重要的药物来源和生命科学的分子工具。本报告主要围绕以结构多样性为导向的多肽化学修饰和酶修饰,对本领域的现状和本课题组的相关工作进行介绍。


王瑞兵副教授,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健康科学学院药物科学系副教授、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澳门大学全球事务总监,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本科和博士分别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和加拿大女皇大学化学系。毕业后曾任职于加拿大科学院和生物医药业界。2014年起加入澳门大学。目前的主要研究兴趣是基于超分子体系的药物递送系统和生物材料的设计与应用。发表了包括在Sci. Adv., Nature Commun.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Matter, Adv. Mater., Mater. Today等杂志的研究论文100余篇,引用7000多次。近年研究成果获2022年澳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020年澳门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三等奖(第一完成人),中国化学会元素周期表青年化学家等奖项,入选斯坦福大学202020212022年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吉远辉教授,东南大学青年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洪堡学者(2011)、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2016)。主要从事药物和制剂热力学、释放动力学、结晶动力学建模分析、调控与预测,新型缓、控释给药系统设计等研究。建立了小分子药物及制剂基础物性数据、相平衡数据库及分子热力学模型参数库,通过对药物制剂释药过程阻力的分解剖析,揭示了药物制剂在生物相关性复杂溶液、复杂条件下的释放机制,实现了药物释放速率的可靠预测和有效调控。基于微纳结构热力学和传递模型的研究,制备出粒径分布均匀、药含量均匀、稳定性良好的药物制剂,可达到缓、控释和靶向释放的不同目的。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德国洪堡基金以及国际药企德国AbbVie制药公司的合作项目等。兼任中国化工学会会刊Chin. J. Chem. Eng.青年编委和Section EditorGreen Chem. Eng.青年编委,被评为2021年度杰出贡献编委。任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委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过程模拟与仿真专委会委员、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理事等。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近80篇,包括化工及药剂主流期刊AIChE J.Chem. Eng. Sci.J. Controlled Release等,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项,荣获全球化工杰出女科学家奖等。

 

   欢迎广大师生届时前往交流!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科学研究院

                 中国药科大学药科院青创会

20221123